如果使用百v度A*PP或者U*C/Q.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,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,或者安-全模式(今日*头条须关闭安-全模式)
张扬接管缅共后,肃反机构就撤销了,不撤销不行,当年的肃反干部杀人太狠了,死于整风的知青不计其数,九旅干部是恨得牙痒痒。
就算不撤销肃反机构,新缅共也不敢用他们来反腐,来监督党内干部。
老缅共纪律部门善于杀人,不善于监督。因此,从根子上,新缅共就是不健全的早产儿,一直是强行走路,在路上连滚带爬的学习。
到十月末,缅共登记党员人数为15645人。这点党员人数要党政军一起抓,干部根本就不够用。
干部不够用,也是缅共中央迟迟不建立纪委、司法、立法的原因之一。相比立刻能干出成绩的经济干部、部队干部,监督立法等领域就显得不那么迫切了。
1980年以前,缅共的生存危机都没能克服,只能一心求活、求发展,也就没有那么多工夫“务虚”。
到了如今,内部出现严重腐败问题,形势已经发展到不得不建立监督部门和立法执法部门的时候了。
10月30日,缅共中央通过决议,成立纪律检查委员会,和边区政府反贪污贿赂局。
会议上还形成一项重大决议,缅共将全力推进立法、司法部门的构建,从上层建筑上解决两大部门的落地,以及相关法律、组织体系等等的落实。
上层建筑的架设要慎之又慎,任何一句成文都影响百年之后的国家政策,张扬并不急于马上立宪。有了纪委和反贪局,就能解决当前的监督难题。
想急也急不了,缅共干部太少,学识渊博能力超群的干部太少了,人是解决问题的关键。没有人才储备,就不要贪大图全,不要想着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,有些事可以“将就”,可以慢慢地来。
纪委和反贪局成立后,根据地立刻发起规模浩大的反腐行动,查处一处处违法犯罪案件,抓获一批批违法干部和行腐蚀缅共干部之实的敌特分子。
反贪行动不可避免的拖慢了战争准备的步伐。进入十月后,边区政府除了组织工农业生产外,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生产、储备、运输战备物资。
军委和边区政府,分别在八莫、腊戌、昔卜、孟崖、景栋五地建立了战备物资基地,每个基地都储备了海量的物资。
除了战备基地外,昆欣、坎劳、南散、大其力等地还建立秘密前线基地,同样堆放着军事物资。
反腐行动波及到全根据地,战备计划延缓了进度,就连人民军也卷入了风波之中。
抓捕行动中,纪委查获了不少涉及部队的腐败案件。只要有确凿证据,张扬都毫无余地的支持纪委和反贪局的工作。
这是两个部门成立后的第一场战斗,首战打不好,以后就硬气不了。既然要反腐,那就坚持到底,可不能心慈手软。
随着十余名部队干部的落马,王飞忧心忡忡的走进张扬办公室。
“张委员,部队全力备战中,能否缩小反腐范围,尽量减少抓捕的负面影响,又或者等战后再整顿。”
张扬立刻怒了,骂道:“王参谋长,一到关键时刻,你就拎不清了?”
“你给我解释解释,啥叫负面影响?”
“清理我军内部的蛀虫就叫负面?他们喝兵血,在破坏人民军的根基,这样的人还是我们的同志吗?他们是我们的敌人,对待敌人就要坚决消灭,不容姑息。”
“不管人民军内部有多少蛀虫,都要抓干净。反腐更是要常态化开展,一刻都不能放松。”
“反腐就影响备战了?我不这么认为。绝大多数指战员是人民的好子弟兵,他们坚决反对军中腐败分子,更为纪委的行动齐声喝彩。王飞,你不要危言耸听!”
“你这就回去配合军委纪委的工作,不要一有点问题就找我解决。”
王飞出门前,张扬叫住他,又说:“我明天下连队,你陪我一起去。”
由于军队的特殊性,和贯彻士兵民主更彻底,人民军内部的腐败问题比政府部门好上许多,腐败集中在后勤部门上,对一线部队的影响不大。
一线部队各连队贯彻党支部建在连上,并坚决执行部队民主,建立起了士兵委员会、伙食公示等制度,因此军中制度更健全,监督更有效,那么出现的问题就少许多。
后勤部门出问题多,一是制度执行不到位,二是监督不足,三是以地方来往密切,容易被腐蚀。
11月3日起,张扬不辞辛苦的走访了17个连队,足迹遍及景栋、当阳、孟瑙、南渡、腊戌、八莫等十几个地方。走访部队的同时,张扬还抽空到乡镇、农村去实地考察。
密集的下连队和下基层行程后,张扬发现问题没有那么的严重,士兵和百姓的情绪很稳定,对反腐行动拍手叫好。
根据地老百姓的期望值很低的,在山民看来当官有权的吃拿卡要是正常的,不占便宜的干部才是奇怪的。
自殖民时代以来,当权者贪